初春三月,暖洋洋解冻的天气。杨柳枝抽出了新芽,野草底下有了新的绿意,北归的大雁高鸣翱翔于碧空。
礼部尚书江浔从皇宫匆匆归家,脸色灰暗,满身疲惫。
姨娘冯氏领着婢女迎接,“老爷今日怎么去了这么久?”
江浔进得卧房,褪去了官服,净了手,回道:“宫里临时出了点事,稍晚些。”
冯氏惯会察言观色,“老爷这是又遇上麻烦了?”
江浔藏着心事,“妇道人家不要胡乱打听。”
冯氏嗔怪,刨根问底:“妾身是担忧老爷,朝中究竟出了什么乱子?”
发妻病逝后,冯氏这妾室便当起了家,多年来抚育儿女,操持中馈,端着正室的派头,帮江浔在朝堂上出谋划策。
江浔拗不过,将君臣争尊号的事说了。陛下要加封林氏,内阁不同意,双方便斗起法来。
冯氏咋舌:“陛下当真……这般看重那位娘娘?”
江浔重重叹息:“岂止是看重啊!”
那简直是极度的偏宠,盛宠,本朝开国以来没有哪个后妃能得如此厚爱。陛下是疯子,遇见林静照完全失去了理智。只要林静照一句话,陛下能将整个后宫废黜了。
想起在显清宫的遭遇,江浔此刻仍挂着冷汗。
冯氏疑惑:“这是为何?陛下乃修行之人,素来冷淡心肠,不亲近女色。”
江浔道:“正因陛下是修行之人,投鼠忌器,才更容易中林静照的招儿。据说此女是龙虎山的女冠,神仙转世,有长生不老之术,最会蛊惑人心。”
冯氏默了默,陛下斋醮的事是禁忌,不好私下非议,道:“无论如何,陛下册封嫔妃是后宫私事,内阁不该插手。”
江浔揉着太阳穴:“问题是陛下定要加此女为‘皇’贵妃,多一个皇字,危及太后和皇后,从私事变成了朝廷公事,内阁不得不插手。”
冯氏道:“陛下读书多,年轻,又聪明,下定的决心恐怕不会轻易改变。”
江浔叹道:“是啊。”
周有谦将烫手的山芋推给他,命他去写奏章驳斥林氏。
过后周有谦仍稳稳坐首辅的宝座,他却被陛下冷眼相待,前程仕途尽毁。
冯氏埋怨:“周有谦这是给老爷设套呢,老爷私底下送了周有谦那么多金银,他却一点不罩着老爷。”
江浔连忙阻止:“这些话也是白日能说出口的?快快住口。”
冯氏不听,继续道:“良禽择木而栖,周有谦不是个能倚靠的,妾身常劝老爷换棵大树,老爷偏偏不听。”
江浔欲一阵心酸,为了从金陵冷曹调回京城,他的确明里暗里给首辅周有谦送了不少银钱,几乎倾家荡产。
本以为抱得大树好乘凉,周有谦却压根没看上他,端着清流的架子,不惜得与他这失意多年的酸儒结交。
也是,他足足比周有谦早中了十年进士,混得却远远不如人家。在论资排辈的官场,他这等失意政客只有亦步亦趋替人背黑锅的份儿。
“你说得简单,哪有那么多大树可抱!”
官场是一张人情故旧织成的巨网,周有谦是文官之首,天底下只此一人。
“老爷糊涂了,臣子终究是臣子,再怎么厉害也是臣子。老爷何不调转舵向,去侍奉金銮殿上真正的天子?到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,谁还敢鄙视老爷。”
江浔下意识皱起眉,“你是说……”
去陛下身畔,助陛下一臂之力,加封皇贵妃。
冯氏点头。
“你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!”
江浔斥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