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爷搓了搓脸,心里叹气!他知道桐桐为什么这么着急,大雪天也要连夜的议事!
她其实是个在时间上尽量追求‘工作制’的人,就是绝不超时,尽量避免加班。战时是没办法,这个仗打完了,一定会进行足够休整和补贴的人。
冬天无法作战,‘天时’这一点就不满足。
她有一个漫长的冬季慢慢来,可她却连夜议事。
为甚?
因为处理李轨的事的前提,是必须有一个固定的良好的民族政策。因为李轨占据地理优势,战争能打胜,可怎么能叫仗打起来轻松呢?
瓦解内部!
粟特商团是粟特人,是胡人。
而凉州不仅是胡人,它原本是突厥曷娑那可汗的弟弟达度阙设部落所在,他自己自称可汗,而后降李轨。
也就是说,凉州还有突厥人。
自古以来,凉州就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。他们慢慢形成新的部族,但这个性质一直都未改变。从来都只有哪个民族占了多少,其他的少数部族都无法详细统计。
它是这么一个地方。
所以,有好的民族政策先行,就能更好的瓦解这个地方。
从公事上来说,这个事很紧,攻心为上策,而后才是用兵。
这是她这么着急的其中一个原因。
另外,还有一个更隐晦的原因,那便是:统治的地方是少数族裔区,那么,得尊重对方的习俗,女子为帝,这是可以的!那么反推,丈夫呢?
不能因为给与妻子权利,反而禁止丈夫参与事务。若是如此,那谁也不会向你称臣的。
也就是说,桐桐必须在婚前,给皇夫争取权利。
这件事不能自己来,只能她自己提出来。在婚后就提出来,这会触动臣子敏感的神经。在婚前,在没有建立男女关系之前,提出这个问题,这是理智的!是从公事的方面考量,而非私情。
将这件事包裹在那么多大事里,才不突兀,不叫臣下有应激反应。
这件事必须在婚前就处理,这是降低敏感度的时间段。
是的!桐桐正在斟酌,这个话该怎么往出说。
她看着外面已经放出亮光,直到话到了这个份上,到了不提不行的程度了。
于是,她就提出来了:“婚期当前,民族政策又紧迫,那么敢问,皇夫当如何自处。”说着,就看向在坐的诸位:“这是回避不了的问题,也是没办法含糊的问题。我知道诸位担心什么,可便是要约束他,约束我,约束我们,可这个框框得先给我们划好。若不然,这影响的不仅是我的私生活,更有可能是咱们之间的关系。”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,这是不可以的。你看着他这里不顺眼,换个人又看着他那里不顺眼,都以自己心里的标准去衡量,那这个皇夫……就算是四爷,他也会无所适从的。
皇夫是身份,就是帝王的丈夫。
但他只能作为皇帝的丈夫么?如果是这样,那这跟咱将来施行的民族政策是否相违背?
女子能理事当家,代价是取消男人的资格?开玩笑呢。
不能总把我套在男性帝王的壳子里,这是不对的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