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孙师兄,我们也很舍不得孙师兄您呢。我还记得,我刚进科室里的时候,那时候孙师兄你才博士一年级,我师父第一个月让我跟孙师兄你的班。”
大部分的讲述,都是关于自己做过的基础实验以及相应的成果,一直到成果表述结束后,方子业才把ppT的页面翻到了致谢的页面。
方子业说到这里的时候,声音稍哽咽。
“薛漕、志名、源培、舒朗、允炆……”“谢晋元副教授的学生龚子明,那两个是你的师弟吧?”
一直到致谢结束,袁威宏都没动,因为袁威宏知道自己目前不能动,绝对不能破防,因为一旦破了心理防线,等会儿答辩的环节,自己可能就会思路不够清晰。
甚至于,方子业连答辩委员会问了孙绍青师兄哪些问题,都没有记住,也不知道孙绍青师兄是怎么回答的,就被答辩会开会逐出。
研究生的第一年,算是有一些成果。
袁威宏的眼眶稍红润,但整个人一动不动,整个人的气质是轻描淡写,仿佛是泰山崩于眼前而面不改色,但其实,袁威宏是有很大的触动的。
老师然后让自己在科室里搜集了一个角度非常小的方向,作为一篇临床课题论文的数据材料,准备第二篇文章。
文章投递,多次拒稿是非常正常的事情,只是,袁威宏在自己的后面一直催促,却又在暗暗给自己做好了准备……
“毕竟威哥住院总的时候,对我的确不错……”
但是作为成熟的成年人,马上就收拢,然后用平淡的内容,平静的语气,以覆盖自己的触景生情。
中规中矩,比较学院风,这是方子业对孙绍青师兄的唯一印象。
孙绍青和方子业之间的答辩间隔,答辩委员会肯定是要休息的,在这个时间点,是可以吃点东西的。
这一日,方子业安排了很多东西,却又现,自己什么都不用安排。
“你还教了我很多套路,让我后面一直受用万分。”方子业微微欠身,语气真诚。
答辩委员会的主席,张教授就看了看手里的论文,合在手心里,说道:“方子业,你的论文呢,我仔细地拜读过,写得很好,甚至于有点好得过头了。”
就连邓勇教授,都得回避,只有护士长和答辩秘书,可以在里面记录会议决议内容。
师门内的师兄弟,是最直接的人脉,但科室里的师兄弟,也是点头之交,即便是没太多接触,就这么一个面子交情,也可能终身受用。
稍显浑浑噩噩,在十点四十分,方子业与自己的导师,一起走进了示教室里。
那么有事情安排下来,方子业自然也是积极的。
一路从校级课题通到了面上课题标书的书写,前期研究都是方子业一个人操刀的,你想要让此刻的方子业露出来马脚,这是绝对不可能的。
但致谢页面,但ppt页面内,一片空白。
孙绍青感慨万千。
反而,在硕士三年级后,方子业还稍微有所懈怠,至少是在八月份到十二月份期间,方子业就压根没再去考虑过文章表相关的问题。
创伤外科的专业知识、写病历的功底,管病人时需要做的谈话签字,以及对科室里常见手术的风险、术后用药等熟悉积累;练功房里面的基础操作积累,开始慢慢接触阅读专业性非常高的文献……
没有过多花里胡哨的内容,方子业也是学着孙绍青师兄,以及既往科室里师兄们的样子,一本正经,不紧不慢地介绍着自己的答辩论文,主要是阐述里面的内容,做了些什么,成果怎么样……
“文强是从硕士就走的学术型路线,一直在师父这里,还是比较中规中矩的,做科研做的还是蛮不错的。”
这小子,真的是!好听的话非得留在这个时候说么?致谢结束。
方子业的答辩ppt早就放了进去,走上台,大概介绍了一下自己:“尊敬的答辩委员会,各位老师、各位同学师弟师妹们,大家上午好,我叫方子业,是骨科拟答辩的硕士研究生,我的答辩题目是……”
翌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