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产线上的用工问题好解决,可是厂子弟的招工问题怎么办?
正如苗素芬所言,前几年都招工了,今年突然不招,肯定会让一大批职工和孩子失望,甚至心存怨怼。
一个留城指标,能影响人家一辈子的前途命运。
叶满枝也觉得自己肩头的责任很沉重。
按照往年惯例,厂里每年会放出30个招工名额。
但曙光厂已经冗员了,今年这30个名额只能在别处想办法。
戚彩云快被叶满枝吓死了,“叶主任,我们果酱厂哪需要那么多人手啊?四条生产线已经饱和了!”
“要不你们再上一条生产线,扩大一下规模!”叶满枝撺掇道,“咱厂可以自己制造罐头生产线!”
“真用不了那么多人!这几年全国又新增了不少罐头厂,我怕生产太多罐头会积压库存。”
果酱厂瞧着不起眼,其实每年都有出口任务,而且效益很不错。
职工的年节福利不比曙光厂的差。
正因如今的日子来之不易,戚彩云才不敢胡乱折腾。
她踌躇了一阵说:“叶主任,今年我们顶多能消化8个人,再多就不行了。你找冰棍厂商量商量吧。”
叶满枝没再强求,又去了一趟冰棍厂,给那边也摊派了7个人的指标。
还有15个人的指标怎么办?
要不还是先放进曙光厂?
思及此,叶满枝被自己气笑了,全放进曙光厂,那不还是冗员吗?
她折腾啥呢?
暂时想不出办法,叶满枝只能将事情放下,收拾东西下班回家了。
今天只有她跟吴峥嵘一起吃晚饭,小吴同学去她五舅家送东西,直到八点多才回来。
“怎么回来这么晚?”吴峥嵘关掉收音机,“吃晚饭了?”
“吃了,跟我舅妈和珍珍一起吃的,我五舅是大忙人,一晚上都没见到他人影。”
叶满枝随口问:“你五舅忙什么呢?”
“单位的事吧,”吴玉琢不感兴趣地摇头,“我舅妈说,他们单位和蔬菜公司好像要建什么蔬菜供应站,具体的我也不知道。”
“在市里建供应站?建在哪啊?”
“不知道呀!”
吴玉琢留下一句话,便重新打开收音机,凑过去跟爸爸一起听新闻。
叶满枝当着厂里的革委会主任,对省市两级的消息都还算灵通,最近没听说哪里要建蔬菜供应站啊!
她看了眼时间,拿起听筒,试探性地往土特产公司拨了一个电话。
五哥居然还在单位加班呢。
“哥,你咋还没下班?”
“单位里有事,整个财务科都留下来做预算了。来芽,你有啥事?”
“我没什么事,听有言说你们单位要在市里建个蔬菜供应站,我一时好奇随便问问。你先忙吧,有空再聊。”
“嗯,那回头再说,蔬菜采购供应站八字还没一撇呢,事情没有定论,市里暂时不方便向外透露。”
“哦哦,那你忙吧。”
虽说八字还没一撇,但是如果市里要建蔬菜供应站,那是不是得招工啊?
能帮曙光厂子弟争取一下不?
对了,还有物资局要在各区县成立的综合性供应站,如果真的成立了,是不是也要招人?
她惦记这两家供应站半晚上,次日上午又给五哥打电话,打听了蔬菜供应站的详情。
放下听筒,叶满枝在办公室里溜达了一个小时,又从后勤借了一辆自行车,骑着车去安阳县里兜了好几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