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孩子就如同一张白纸,能够任意描画,那个大臣不想被托孤呢。
纵然,这托孤到后面,有可能自己的下场就……
很多几朝元老十分狐疑,往上四代、也没见过皇室有这种人啊。
大明的皇帝,多姿多彩,但没有这样儿式儿的啊。
赵小照老不高兴了:“我看他们一个个都想给我当爹!”
“顾命大臣,跟干爹也差不多了。”张宛说,“义父也是父么。”
小照捂着耳朵:“可我爸爸还没死呢!”
要说弘治一朝的臣子,实在是命好,不是一般的好。
皇帝相对宽仁,起码和洪武永乐、和崇祯比起来,又宽又仁。
既不是朱元璋那样的工作狂,又不像万历一样啥事不管、天天看不到人。
还不像嘉靖那般君心难测、天天要猜猜猜猜。
在位十八年,也不长不短。
嘉靖万历朝,四十几年看不到个头。
朱常洛,在位太短,来不及发挥。
而且弘治朝对官吏的考核十分宽松。
尤其是京官,十年才一次京察,张宛愤愤然:“十年?十年啊!”
那岂不是能摸鱼九年半?
就没人让他们写日报、周报、月报?
季度总结、半年总结、全年总结总归是要的吧。
他们竟然没有KPI考核?
这大明的官员果然是铁饭碗啊。
古代人寿命也短,考上进士都有可能三四十、四五十了。
毕竟,杨廷和这样一字打头就高中的,那可是凤毛麟角。
如此来说,十年考核一次,一辈子也考不了你几次,还如何拿捏?
张宛问:“他们不听话,怎么办?”
“骂一顿吧。”
“骂了不听呢?”
“那就打一顿。”
“打了没用呢?”
骂了不听,打了没用?这赵小照也没辙了。
“你好好想想。”
赵小照长吁一口气:“那就好好管管他们呗。”
在家里,他一挨骂、二挨打,三还挨管。
爸爸妈妈给他制定了各种规则,几点得起床、几点得吃饭。
吃饭不准喂——“不肯吃?饿死拉倒!”
——“哭?那就让他哭死,饿死的还知道,哭死的小孩我还真没见过,这回就让我开开眼吧。”
赵小照说:“妈,你怎么管我的,你也怎么管他们呗。”
这种苦,不能只让我一个人承受。
大家有福不同享,有难得同担呐。
张宛拍拍他的脑瓜:“那你说怎么管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