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王廷凑拒绝了。
他将王承宗才十一岁的大儿子王知感扶持了起来,让他暂时担任成德节度留后。
至于这个留后能不能转正,那由不得他们,得看天兵的态度。但王廷凑退的这一步,算是让成德内部的局势稳定下来了。
然后自然就是求和使者的人选了。
王文昌和王廷凑都干掉王承宗了,自然不会再来冒这个险,其他人也纷纷推脱,最后就有人说,反正只是来向天兵表个态,等得了回复,天兵愿意接受求和,再选使者也不迟。
于是就只有吕粮吏一个倒霉蛋带着王承宗的人头来投降了。
章立早听得唏嘘不已,没想到自己就打个仗的功夫,不远处的真定城里居然就发生了这么多的故事。
不过对面这么配合,那事情就很简单了。
将吕粮吏留了一夜,等其他地方的战场也都出了结果,章立早才把人放回去。
……
得知天兵同意何谈,焦急地等了一夜,眼睛都快熬红了的众人都是松了一口气。
王廷凑却没有放松,而是盯着表情依旧很为难的吕粮吏问,“他们是否还有别的要求?”
众人的心立刻又提了起来。
“是,他们提了不少要求。”吕粮吏说着,从袖中摸出一份清单来,双手递给王廷凑,“都写在这上面了。”
这还是他求来的。
本来章立早是要他转述的,但吕粮吏听完之后,感觉自己要是敢当着王廷凑等人的面将这些话说出来,这条小命也不用要,于是以“担心慌乱之中记岔了”为由,恳请章立早写了这份清单。
此刻,将清单递出,他就立刻后退。正好其他人都凑上来想看,吕粮吏很快就顺利躲到了角落里。
而那边观看清单的人,却是发出了一声又一声的惊呼。
章立早提的第一个要求,就是让成德赔偿天兵在这一战中的损失。这是意料之中的事,打输了仗,割地赔款也是应该的,就是数量有些令人心痛。
第二个应该不算是要求,只是告知他们,可以花钱赎买被玩家抓住的俘虏。
这个倒是意外之喜。成德可是军镇,谁家没几个亲戚在军中呢?何况如今局势这么乱,还是要有一支军队镇守才行。这自然不是用来对付天兵,而是防备其他藩镇。
然后最核心的一条,也是引发这一战的导火索,减税。
既然主动求和,众人就已经做好了答应的准备,却没想到天兵又提出了新的要求。
想想也是,这一仗总不能白打。
可是天兵要求将户税免除,田税也改成一年一收,税率不变,这就有些过分了。
不算那些苛捐杂税,大唐的税率本就不高,天兵又一刀砍掉了七八成,剩下那么一点钱,收上来够干什么用的?
于是已经顺利躲进角落,只希望所有人都忘掉他的吕粮吏又被挖了出来,“天兵到底是怎么想的,税率这么低,连各级衙门的正常运转都维持不了。”
要他们答应这种条件,不如直接把整个成德拱手让给天兵,看看他们如何用这么一点赋税来治理地方。
“这……”吕粮吏支支吾吾。
王文昌一看他的表情,就知道里面有说法,立刻道,“放心吧,你就是个传话的,他们怎么说的,你就怎么说便是。”
“他们说……说尚书之前埋怨过,光是军费就要占去税收的大头,所以不能减税。如今、如今他们替成德解决了军队,这军费不就省下来了吗?”
这句话就像是一颗火星丢进了干柴里,所有人瞬间都被点燃。
这也太过分了!
就算天兵打赢了仗,也不能这么将他们的脸面按在地上反复摩擦吧?
这还是和谈的态度吗?
更重要的是,听这话里的意思,天兵似乎不想让成德再拥有自己的军队。
那他们以后岂不是只能任人宰割了?
一片喧哗声中,吕粮吏只能死死低着头,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,避免被愤怒的人群注意到,而后迁怒于他。
第172章“天兵不将我等放在眼里,朝廷难道也能吗?”
众人吵嚷半晌,都只是在抱怨,并未讨论出任何应对之策,最后还是只能将视线转向王廷凑,让他来出这个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