佟璋给二人介绍,周在星这才回神,含笑向佟歆行了平辈礼。
佟歆也温声唤了声:「周世兄。」
二人不曾多言,佟璋便带周在星往里走,就在二人行至正房门前时,周在星鬼使神差的回头看了一眼,正瞧见她看向路边树枝上展翅欲飞的鸟雀,乌发间的步摇随着她抬首的动作轻轻晃动。
周在星看的有些失神,差点被脚下台阶绊倒。
母亲说,皇后娘娘打听他的婚事,像是有意要给他指婚。他原本心中欢喜,毕竟能得帝后指婚是莫大的荣幸,可此刻,他又为难起来。
他的婚事,他想自己做主。
第37章
老定安侯去世后,朝中虽无人敢欺负周家,但因周家在朝中无人,大家对周家难免有几分忽视。
尤其到了天玺帝这一朝,对前朝武将的封赏就更少了,朝中还有言论说前朝武将杀戮太重,有失宽仁之道。
武宗之前,大夏风气就是如此,但也不影响老定安侯学武,周夫人更不
会因此就让两个儿子弃武从文。只是受些冷落排挤罢了,关键时候,朝廷还是会用到他们。
佟世光作为文臣中少见的重视军事之人,周家本来对他就多几分好感。又因上回佟世光提周在星讨了封赏,周在星便心中感激。
听说最近佟世光因推行官员考评之事得罪了半个朝堂,周在星有些担心,就想来看看,兴许有自己能帮上忙的地方。
此刻,周在星更想帮佟家了。
正好佟世光回来了,周在星和佟璋探望过佟母后,便往前院去见他。
佟世光对周在星夜很客气,这孩子小小年纪继承爵位,看似是命好,但其实要承担的责任也不小。不仅周家的未来扛在他一人肩上,定安侯的一些旧部,也指望周家拉扯。
而且这孩子很知道感恩,自从得知自己在朝堂上为周家说了句话,逢年过节他都亲自上门。
原本或许还有几分攀附之意,但眼下其他人都躲着佟家,他还是愿意上门,这就让佟世光多了几分欣慰。
周在星接下来的话,让佟世光更加意外。
「官员考评之事再拖下去容易节外生枝,不如先从小范围内开始试行。朝中武官考评升迁制度本就模糊,不如就从对武官的考评开始。那些文臣见先拿武官开刀,也就不急着对付您了。」
「小侯爷也觉得老夫的考评办法可行?」佟世光微微挑眉。
周在星点头,「当然可行,只是这法子触碰到了太多人的利益,才难以推行,一会儿说政绩没有明确的标准,一会儿又拿出什么『无为而治』的话来替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开脱。但这些理由放在武官身上都不适用,武将一向是论功行赏,如今没有战事,许多武将负责统领驻军,士兵们的表现就可反应将领的表现。各地驻军是是否有违法乱纪之事,兵部那边都有存档,一查便知。」
佟世光若有所思,周在星这法子的确不错,虽说他提出的官员考评主要针对那些在位置上混吃等死的文官,但文官人数太多,影响力太大,又有各种办法阻碍考评,先拿武官试行倒也不错,让文官放松警惕,正好陛下有重新招募士兵的想法,也可趁着这个机会选出几个可用的武将。
「你这法子是好,可朝中这两年混吃等死的武将也不少,有些还是你父亲的旧部,你就不怕查到他们头上?」佟世光提醒道。
周在星道:「他们若真有问题,我也保不住他们。而且文臣不作为,或许不会造成太大影响,武将要是糊弄朝廷,对手下士兵疏于管理,真打起仗来,那后果不堪设想。听说高宗时,陕州驻军就是因为疏于操练,两万驻军愣是被五千燕军打得落花流水,这实在是我大夏的奇耻大辱!」少年说到这儿,气得握紧拳头,虎目圆睁。
佟世光哈哈大笑,周在星这幅样子和当年的老定安侯真是一模一样。
等周在星走后,佟世光还忍不住和佟璋夸赞,「难为他小小年纪没了父亲,却不忘祖训,一身正气。」
「是啊,只是他对诗词文章不太在行,从前世家公子聚会,他都插不上话。」佟璋道。
佟世光哼了声:「那些人看不上他,他还看不上那些公子哥儿呢。」他捋了捋胡须,看向佟璋,「周在星今年多大了?」
佟璋笑道:「他个头看着高,其实才十六。」
「十六啊!和你妹妹同岁。」佟世光道。
佟璋眼睛一亮,「父亲的意思是?」虽然周在星本人看着不错,但大夏文官和武勋向来保持距离,很少联姻。
(。)
:||